广州工控林国宁战“疫”实录:我坚持站在街坊群众身边-k8凯发
浏览:
“小区封闭消息一出,绝大部分街坊毫无思想准备。一时之间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各种传言纷纷扰扰、人心惶惶。原楼长为一七旬老人,缩到一角不敢吱声。”
广州工控党员林国宁在他的战“疫”日记中写道。
5月底,广州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荔湾区白鹤洞街紧急进入极为严峻的封闭防控状态。一时间,紧张、害怕、担心、不安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
身处封闭管理区域观鹤小区的林国宁,在关键时刻选择站出来,用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这一服务就是二十六个日与夜。
期间,他将所见所感都记录在战“疫”日记里,翻开日记,尽是回忆。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封闭消息刚出的时候,林国宁自荐成为观鹤小区一巷8号之一楼梯楼长群主负责人。
为了让居民有个可解决基本物资保障、可进行意见申诉和困难求助等事项的平台,他第一时间建立了“观鹤一巷8号之一后勤服务群”,并拿着二维码逐层逐户拍门,说服街坊邻居加入微信群以通消息。
小区封闭后的头几日,物资就成了一大难题,各位街坊之前采购的菜肉基本已清空,群里开始出现求助信息。
林国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连着几天紧盯观鹤社区消息通知群,生怕错过一条信息,错过一份救援物资。并逐一加入物资配送群、配药群及观鹤一巷居民楼消息群、一巷负责楼层人员群等,为保障街坊物资积极疏通渠道、争取资源。
6月1日晚上12时,在社区居委会人员、志愿者团队和供货单位的帮助下,首批救援物资送达。
街坊们难掩激动,隔空一阵接一阵地齐声呐喊:加油!加油!加油!“于我而言,那是街坊对我最大的肯定。”林国宁将这份感动记录在日记中。
直到6月7日,林国宁都是一个人在拼搏。
“别害怕!别担心!别着急!”“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要刷屏!不要讨论与物资保障无关的事项!”······
在居家远程办公的同时,还要服务好本梯街坊,连续7天以上,他都是在凌晨2点后才上床休息。后来大家经过接龙选举投票的方法,在群里推举出一位年轻热心的街坊负责统订统购任务,选派一位熟悉物流配送的街坊打理收货事宜。
“终于可以安心睡上一觉了!”当晚,林国宁松下一口气,在日记中写道。
始终守卫在街坊身边
“独居老人梅姨由医护人员全程护送到医院急诊,心情不再沮丧了~”
“阿信夫妇有专人安排特别通行证接送到医院做透析了~”“特困户富哥每天专人送餐到家~”
6月8日,三人小组志愿者正式入群,开始为各街坊服务。他们高效、有序的工作方式,为街坊封闭管理期间的生活增添了一份可靠的保障。
“从发出求助信息,到回应信息,基本是在15分钟以内,甚至秒回。”林国宁与街坊群众一样,对三人小组的“到来”和政府在特殊时期的关怀表示感激。为了让社区防疫工作落得更实更细,林国宁在专注做好物资供应保障工作的同时,还积极配合做好微信群制度规范管理、网络普法专题教育、困难紧急求助事项等工作。紧张的抗疫氛围中,发生了不少令人记忆深刻的事情,被他一一记录:
6月14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收到荔湾区商务投促局送赠的粽子慰问品。
6月19日,严厉制止了非正式渠道的订购接龙活动,维护了全体街坊的利益。
6月20日,父亲节到来,接到广州工控科技产业集团曹李平同事代表公司领导的慰问电话。
······
在他的日记中,同时还记录了两个战“疫”小插曲:
“三巷一位独居老人李婆婆因缺食物供应,己经断炊两天。了解情况后,紧急向三人小组求援,协调志愿者上门处理。”
“公司下属企业的一位工友(肾病透析病人,每周三次往返珠江医院),那天上午六时在公司网格第三临时党支部群求助,连发多条信息。见状立刻与他对接,经详询获悉其具体困难后,立马组织捐款活动进行安抚,并通知其单位领导予以帮助。”
林国宁就像一位“骑士”,始终守卫在街坊身边,解民忧、纾民困。期间,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大家街坊同舟共济,沒有谁是例外,唯有互相帮助,互相支援,才能共度难关,迎来春暖花开!”
共克时艰迎来战“疫”果实
6月24日14时,荔湾区芳村片区(鹤园小区除外)迎来正式解封的消息。街坊们顿时沸腾,互赞祝福。
为了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林国宁在开心之余,以“不聚集、不扎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为原则,积极组织街坊开展简单而热烈的庆祝活动,并协助派发慰问物资。
在这二十六个日夜里,林国宁走在前、干在先,充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携手街坊群众共同抗疫。
关键时刻“疫”无反顾,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全力以赴为街坊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好事。
在他的日记中,有一句话:“时至此日,生活照常,冰箱塞满,出入自由……”这是来自他内心最喜悦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