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播“创新火种”!广州工控创新工程师训练计划产出喜人成果-k8凯发
浏览:
为培养一批敢创新善创新的创新工程师、创新培训师和创新咨询师人才队伍,助推集团公司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创新驱动型工业投资集团,去年10月,广州工控启动创新工程师训练计划。2022年1月20日,历时三个月的创新工程师训练计划顺利结业,培育了一批“创新火种”,沉淀了一批创新成果,营造了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发展部副部长梁雪梅,以及广州工控中央研究院创新中心负责人、创新工程师专家团队出席结业答辩。
1
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
近年来,广州工控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州工控中央研究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指导创新实践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方法应用等工作,联合广州工控中央研究院创新中心与广州工控党校力量,共同策划实施2021年度创新工程师训练计划。
2021年10月21日启动广州工控创新工程师训练计划,总经理助理黎继荣出席启动仪式。
训练计划历时3个月,聘请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专家杨杰博士和资深培训师饶中博士、闵雁博士进行专题授课和项目辅导,历经咨询式培训分析阶段、专家现场访视诊断、咨询式培训解题阶段、企业内部创新成果总结等多个环节,通过活跃创新思维、掌握创新工具、激发创新能力,帮助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并产出一批喜人的科技创新成果。
2
点燃创新火种,提升创新效益
三个月的创新培训和项目辅导,有效推进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最重要的是在全集团范围内培养了一批敢创新、善创新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将作为企业的“创新火种”,为广州工控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迈入世界500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经统计,本次创新工程师训练计划的实施,使来自19家企业的20项企业性、行业性技术难题取得关键突破,并形成了217个技术解决创新方案、24项专利申请预案,预计三年内取得销售额超3.8亿元,实现经济效益超3977万元。
3
汇聚创新动能,打造创新标杆
答辩会上,评审团围绕创新方法问题解决流程应用、创新方法工具应用、方法与实践结合程度、创新成果收益等维度,对各创新实践项目进行评审。最终50名学员顺利通过答辩,其中,48人取得二级创新工程师证书,2人取得一级创新工程师证书。
不少学员表示,本次训练计划让人受益匪浅,接下来将立足企业发展实际,将创新方法和工具推广到产品研发、工艺创新各环节,更好、更高效地推动集团步入科技创新快车道。
下一步,广州工控中央研究院创新中心、广州工控党校也将联合开展企业创新实践经验与成果推广交流会,积极探索企业技术理论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继续加大集团公司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在平台建设、人才培育、项目孵化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进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力争打造国内具备核心技术的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创新企业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