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2022

广州工控加快保护开发工业遗产和工业遗址 今年启动广钢铁路小镇项目建设-k8凯发

浏览:

广州工控兼容并吸收了原广钢、万宝、万力和广智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也接收了原四家集团留下的大量待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工业遗产、遗址。如建设于上世纪50年代的广钢铁路,就承载着广州工控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工业发展红色基因,是广州工控和广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秉承正确处理工业遗产,让其赓续新生命、焕发新生机、产生新价值的理念,日前,广州工控通过广钢铁路项目的立项审批,争取今年下半年全面启动项目建设。


01

广钢铁路

承载广州工业发展红色基因

公开报道显示,1959年通车的广钢铁路全长约7公里,始于广三铁路的五眼桥乘降所,沿着花地河畔一直进入厂区,主要连接广中码头、广三铁路和广钢厂区。


图|广钢铁路通车时盛况。

图|广钢铁路由广州市居民、机关干部和学生义务劳动修成。时任广东省副省长刘田夫(左第一人)也曾来到工地参加筑路劳动。

图|广钢白鹤洞生产基地停产前的铁路运输场景。


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条铁路一直用于运废钢、矿石、煤渣等原料至广钢的高炉,每日从广中码头拉货一两趟。2013年广钢旧厂停产之后,这里的铁轨也随之废弃。


图|广州工控领导调研广钢铁路旧址。


从老照片中可以看出,在炼钢炉之间蜿蜒穿梭的铁轨周围长满藤蔓植物,和巨大炼钢炉互相呼应,代表了上世纪60年代工业大生产的独特景观。


02

打造铁路小镇

争当利用工业文化遗产先进典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及市委《广州市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广州工控谋划打造“工控资产·广钢铁路小镇”项目。

广州工控企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工控企管”)主动挖掘及弘扬广州工控文化,结合荔湾区政府“十四五”规划的发展蓝图需要,将闲置的广钢铁路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将整合社会资源,精心打造广州市首个以火车文化为主题,集饮食、玩乐、观光休闲、艺术欣赏、旅游体验等众多选项为一体的文旅商综合体“工控资产·广钢铁路小镇”。建成后,有望成为荔湾区乃至广州市名片式景点及外地人到广州必去的网红主题街区,努力打造省、市活化利用工业文化遗产的先进典范。

“工控资产·广钢铁路小镇”项目目前已经通过集团公司立项审批,正在进一步完善组织实施方案及公开征集九游会官网平台来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的合作伙伴,争取今年一季度完成组建项目公司,今年下半年全面启动项目建设。


03

工业遗产众多

以保护为己任,摸清家底建立台账


岭南v谷国际科技园

图|岭南v谷国际科技园保留了1975年建造的广钢原石灰厂码头结构和吊机,还栽种了从原广钢集团白鹤洞基地迁移过来的数十棵大树和古树,成为工控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讲堂”基地之一。

图|鹤翔小镇项目对地块上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有的广钢供水泵站、原料供应处等建筑物进行加固、维修及场地优化整理等工作。


广州工控工业遗产众多,凝聚了几代广州市民的记忆,为做好工业遗产、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广州工控强化责任担当、主动作为、科学推进、具体落实。旗下科技产业集团将工业遗产保护和绿色生态纳入岭南v谷系列园区建设体系。根据“一遗产一档案”“一项目一档案”工作要求,工控企管对在管物业园区进行摸查统计,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切实落实保护工作。

据统计,工控企管在管物业超过40年或具有特色、影响力大的建筑物业共244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越秀区一德西路安亚药行旧址及黄埔区南岗扶胥古运河遗址列为广州市文物,海珠区同福西路岭南建筑代表性建筑列入市级历史建筑名录;胸径超过30cm的大树1430棵,列入黄埔区市政园林局保护名录的百年以上古树名木共19棵,现已造册登记,安排专人定期巡查保护。

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以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广州工控文化遗产和全面真实讲好广州工控故事、广州工业发展故事为目标,未来,广州工控将加强规划设计,认真听取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意见,系统论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广州工控、广州工业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即将呈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