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参与社区防疫 彰显国企责任担当——广州工控第一临时党支部抗疫纪实-k8凯发
浏览: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习近平
5月30日起,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地区疫情形势不断升级,从封闭管理、实现居民足不出户,到升级为高风险区,直至现在。为做好非常时期的社区服务,承担起国企责任担当,广州工控陆续在白鹤洞街、中南街等中高风险区域65个社区成立9个临时党支部,覆盖白鹤洞街鹤翔、山顶、鹤建里、鹤园、鹤平、金道等6个社区的广州工控疫情防控第一临时党支部用坚定的决心、坚毅的行动和深厚的情怀,让共产党人的形象深深印在社区两万多名居民心中,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的一线高高飘扬。
迅速反应
补齐社区防疫工作短板
6月4日,根据集团公司6月1日要求组建临时抗疫党支部的通知精神,负责白鹤洞街山顶鹤园等网格片区的临时党支部书记苏日飞迅速推进完成了临时党支部组建、网格片区微信建群和安全健康生活协调工作组组建等工作,其中安全健康生活协调工作组下设5个小组,分别负责鹤翔(含鹤建里)、山顶、鹤平、鹤园和金道社区服务保障工作。所辖片区共计131名工控员工,其中党员46名、团员5名、群众职工80名,全部加入第一临时党支部微信群,并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社区疫情防控的硬仗之中。
从6月5日至17日,鹤翔社区共进行了7次全员核酸检测。每次检测,第一临时党支部都在组织检测志愿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将进驻支援社区医护人员与社区本地自发志愿服务力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断优化检测组织实施方案,实行两点同时检测的办法,并严格按照防控要求,科学设计居民行进路线,避免不同小区进出路线重叠交叉,缩短居民检测排队等候时长和全程检测时长。
在综合因素作用下,检测总时间从最初时的近15小时缩短至最后的不到3小时,体现了第一临时党支部迎难而上的顽强作风,更善于总结经验、运用全局思维和系统思维,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生动诠释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党员冲锋
扶老助弱解民忧稳人心
5月31日鹤翔社区实行足不出户、封闭管理后,柴米油盐、头疼脑热这些平时再正常不过的社区居民生活,一下子乱了方寸。更为严重的是,社区居住着许多老年人,不少患有慢性疾病,吃药打针有时点、品牌等特殊要求,如果供应不上,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情况,第一临时党支部山顶片区安全健康生活协调小组组长王宁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6月1日,他主动到居委报到,以一个退伍军人的身份,凭一件“红棉老兵”马甲,开始为山顶鹤翔社区提供个人志愿服务。
在他的感召下,由五个退伍军人组成的“战狼突击队”、12名党员(其中广州工控党员6名)组成的山顶片区党员服务小组和3人组成的山顶片区安全健康生活协调小组先后组织成立。三个抗疫志愿小组共为山顶片区约500户居民提供了物资、药品等超千次的派送服务,淋漓尽致地演绎人民子弟兵的光荣传统和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
第一临时党支部金道片区党员关东风同志自发组成所在住宅楼14人的志愿服务团队,负责楼内144户住户的信息沟通和日常医药健康和生活物资购买和派送服务,志愿服务实施分层包保方式,保证不漏一户;针对独居老人还会进行重点帮扶、建卡跟踪、闭环管理,包括提供送米、募集食物、修手机等。
除了服务所在住宅楼的住户,14人的志愿服务团队还积极参加物资配送、核酸检测等社区的其他志愿者活动。
他们以真情服务社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真正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努力保持社区居民生活安定有序,以真心换真心,带动社区群众积极响应、服从社区管理,真正夯实群防群控基础。
模范涌现
父女、夫妻、全家同上“疫”线
在社区疫情防控的战斗中,我们广州工控的党员骨干一直冲锋在前,57岁的临时党支部书记苏日飞和文欢、张旭二位支委成员,在每次社区全员核酸检测中,在高温、暴雨环境下,穿着防护服连续奋战直至完满结束,最长时长达15小时,始终斗志昂扬。
罗东奇、韩东奇、刘新奇、梁俊雄等老同志不顾年龄偏大,在身体和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每场必到,为年轻人起到了很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在第一临时党支部,梁俊雄父女、伍致刚夫妻、罗东奇全家(妻儿在另一个片区)一起上阵,共同抗疫,传为佳话。
从6月5日至17日,第一临时党支部动员组织党员职工参加志愿服务310人次,平均每天约24人次,为抗疫一线高高飘扬的党旗增添了一抹夺目的亮色。
在偶有的一两日不开展核酸检测的“闲暇”日子,第一临时党支部见缝插针安排网络党员大会学习党史,让党员干部和群众从党百年不懈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行的澎湃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战斗中。